王春晖受邀出席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并做主旨报告

发布者:宋丽敏发布时间:2025-11-25浏览次数:10

2025年11月21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省社科联主办的江苏省社科届第十九届学术大会--学术聚焦专场大会在南通举办,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核心议题,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优秀论文作者齐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浪潮下哲学社会科学的变革路径与创新方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注入坚实思想动力与智力支撑。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双聘教授、博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春晖教授受邀参加本次学术大会,并在大会作主旨报告。  

王春晖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正引领科研范式变革,通过数据驱动、跨学科融合和人机协同,重塑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组织模式和价值体系‌。传统科研依赖“观察—假设—验证”的线性模式,而人工智能通过海量数据分析挖掘隐性规律,正在构建以数据和算力为核心的科研体系,这标志着科学发现将从人力经验依赖向智能算法驱动的范式跃迁。

当前,“主权人工智能”(Sovereign AI)已成为科技乃至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王春晖认为,“主权AI”的核心是用符合本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数据训练AI大模型,支持本地产品形成生态系统。中国主权大模型所训练的数据应以中文为主,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哲学、法律、伦理、社会背景有更深入的理解,能生成更符合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内容。

王春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生成或合成内容,引发的虚假信息传播、歧视偏见、隐私泄露、侵权等问题,不仅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也威胁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伦理安全。国家应强化在算法设计、模型训练和优化、提供模型服务等环节的伦理规制,通过训练数据筛选、输出校验等方式,防止产生民族、信仰、国别、地域、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等方面歧视。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展现出来的强大功能和广泛应用前景,人工智能的“价值对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领域。王春晖表示,“价值对齐”的核心要义是让人工智能的价值观与人类的价值观保持一致,以确保人工智能以对人类和社会无害的方式行事,避免对人类的权利造成干扰和伤害。同时,应进行用户使用人工智能提示词工程的训练,如果用户输入的提示词存在不良内容,在模型安全防护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会导致违法有害内容的输出。为了解决模型输出波动的问题,他建议重点关注和研究提示词工程的 “鲁棒性设计” ,“鲁棒性设计”是一种系统设计理念,其目的是要让提示词具备更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能够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引导大模型输出稳定、可靠、符合预期的结果。  

王春晖强调,大语言模型之后的第二场革命将是“世界模型”,从大语言模型(LLMs)到世界模型(World Model)是人工智能从理解语言到理解物理世界的演进路径。世界模型通过模拟环境变化、预测动作结果,为AI提供决策依据,将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关键技术。世界模型是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从一维形式的数字智能走向三维形式空间智能的底座。

最后,王教授提出了AI治理应当遵循的三大准则:一是AI的发展应当体现对人权的保护;二是优先考虑AI对法律、社会伦理和侵犯个人隐私的冲击;三是通过立法和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削弱AI对人类的风险和负面的影响和伤害。当前,应重点强化人工智能最终用途管理,加大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强制性标准规范的执行力度,依法明确显式和隐式等强制标识的要求,全面覆盖制作源头、传播路径、分发渠道等关键环节,便于用户识别判断信息来源及真实性,防止人工智能系统被滥用。

                                  (撰稿:单婷婷 编辑:宋丽敏 审核:黄卫东